關于舉辦“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技術SIM在作物抗逆研究中的應用”技術報告的通知
爲深化産學研協同創新,推動細胞學研究前沿技術在植物學研究中的應用,促進先進技術對學科發展的支撐,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産全國重點實驗室特邀請四川農業大學賀閩教授針對稻瘟菌侵染早期病菌-寄主互作的細胞學行爲,利用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技術解析稻瘟病致病機理的科學問題。此外,我們還邀請了清華大學李棟教授團隊蔣阿敏博士對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的技術原理進行講解,並申請到李教授團隊研發、設計、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國産超分辨顯微成像系統Multi-SIM樣機(南校區科研樓1305),歡迎相關領域感興趣和有測試需求的師生踴躍參加。
報告時間:4月17日8:30
報告地點:南校區科研樓1201
報告題目:稻瘟菌侵染早期致病機理解析及病害防治應用
贺闽,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围绕稻瘟菌致病机理和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项目10项,在Nature Microbiology、Autophagy、Cell Research、Stress Biology等发表论文5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研获202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一等奖。
報告時間:4月17日14:30
報告地點:南校區科研樓1201
報告題目:結構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技術原理及其在相分離研究中的應用
蔣阿敏,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期間專注于內質網相關融合蛋白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功能,將結構光超分辨成像技術與細胞器互作、液-液相分離、染色體易位、蛋白純化等研究方向結合並完成相關項目的進行。在光學顯微成像尤其是超分辨領域經驗豐富,熟練掌握超分辨樣品制備(活細胞及免疫熒光、單分子等方面)及相關圖像處理的技巧。
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産全國重點實驗室
2025年4月15日
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成像技术(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SIM)是一种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显微技术,通过向样本投射周期性结构光(如正弦条纹),利用莫尔条纹效应将高频样本信息调制到低频可探测范围内,再通过多方向、多相位的原始图像采集和频域解调重建超分辨图像,横向分辨率提升至60-100 nm,轴向分辨率达200 nm。SIM核心优势在于使用低光强照明,低光毒性适合长时间活细胞成像;高时空分辨率,最快成像速度达687帧/秒,可捕捉线粒体分裂、内质网收缩等亚细胞动态过程;兼容性高,无需特殊荧光标记,适用于常规荧光样本。?